新闻资讯
产品搜索
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浙江省乐清市翁垟工业区开拓路88号
销售中心:浙江省乐清市柳市电器城安宁路2号
电话:0577-61811777 62621777 62818336
传真:0577-61778058 62818335
网址:Http://www.chinazoan.com
邮箱:zoan@chinazoan.com
企业新闻
光伏龙头企业的魔咒
发布时间:2018-08-15

 

光伏龙头企业的魔咒:谁做老大谁就死得快!新的光伏老大们能打破这个魔咒吗?

                                  编辑:中安电气    huazhentoo

光伏龙头企业似乎有一个魔咒,这个魔咒就是谁成为光伏老大,谁就死得快。阿特斯瞿晓铧博士似乎发现了这么一个规律,所以他说,阿特斯不做老大。

第一家光伏龙头企业无锡尚德的破产

 

无锡尚德,不仅长期是无锡市的一张城市名片,而且是中国光伏行业的龙头级企业。

 

2000年,37岁的施正荣以“海归”的身份回到国内,他想开发一个叫“光伏发电”的项目。他对于这个项目很有把握,留学澳大利亚时师从“世界太阳能之父”、2002年诺贝尔环境奖得主马丁·格林教授,并且于1991年以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技术获得博士学位。不过他没有启动资金,他的个人储蓄只有40万美元,而启动项目需要800万美元。因此,他必须找到一个财大气粗的合作者。

 

回国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寻找这位贵人,目标主要锁定为各地市政府。他先后拜访了上海、山东、辽宁、浙江、江苏等地的七八个城市,遇到管事人就讲:“全世界太阳能技术第一流的专家就是我,给我800万美元,我给你做一个************大企业。”

 

连吃闭门羹,一再被视为“骗子”,这并没有阻止施正荣寻找贵人的脚步,而上天也终于为他打开了通天之门。

 

2001年1月,在无锡市委的主导下,无锡小天鹅集团、山禾制药、无锡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以摊派方式筹集到600万美元,与施正荣合创无锡尚德太阳能有限公司。施正荣本人则以40万美元现金和作价160万美元的技术入股,获得了25%的股份。

 

开始的三年,尚德虽然在技术上持续向好,但却发展艰难。当时市场非常狭小,光伏电价又太昂贵,施正荣带着团队一直苦熬着。

 

2004年,随着欧盟多国补贴光伏发电,光伏电池市场井喷。尚德因为布局早、技术领先、规模够大成为接单侠,开始了不可思议的高成长。

 

2005年,施正荣谋求将尚德推向资本市场。此前,他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让国有股东们在获得几倍至十倍以上的投资回报后退出。12月14日,尚德终于登陆美国纽交所,股价当天即从15美元涨到21.2美元,最高时上冲至80美元。而施正荣本人也从一个技术专家华丽转身为“中国首富”,身价超越前一年的财富英雄荣智健和黄光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一看光伏行业这么赚钱,蜂拥而入,一座座光伏园也在中国许多城市建立起来。这导致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人们纷纷争夺原料多晶硅;二是同行开始狠打价格战。

 

争夺多晶硅,很快就被摆上了施正荣的案头。

 

施正荣判断,十年之内,多晶硅的价格不会跌破100美元/公斤,于是与全球十大硅片供应商之一的MEMC,签署了一份为期十年、单价为80~100美元/公斤、总价值60亿美元的硅片供应合同。此后,他又签署了大约10亿美元的类似合同。

 

接下来的剧情就和英利差不多了,多晶硅价格暴跌,公司资产不断被掏空。为了止损,尚德在2011年以2亿美元的“分手费”,终止了这些倒霉合同。

 

除了这一决策失误外,施正荣还犯了另一个巨大失误。2007年5月,他计划投资3亿美元兴建薄膜电池基地,以摆脱单纯依赖多晶硅项目的局面。然而当多晶硅的价格从每公斤500美元跌到50美元以下后,他又叫停了该项目,并另投资26.8亿元,将其改建为晶硅电池生产基地。一前一后,尚德损失了近5000万美元,折合约3.5亿元人民币。

 

到2011年,随着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尚德重亏的事实开始浮出水面,之后越发严重。2013年3月4日,尚德内部还上演了宫斗戏,施正荣被董事会罢免了董事长职务。3月13日,尚德又公告不日将关停美国亚利桑那州Goodyear组件工厂,而前不久它还关停了无锡尚德P2工厂。种种利空之下,3月14日到15日,尚德股价暴跌了38%,收盘价跌破1美元至0.67美元,市值仅剩1.5亿美元。

 

面对危局,国开行和无锡市委要求施正荣以个人资产做担保拯救尚德,而施正荣拒绝了。

 

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经法院审查,鉴于债务方无锡尚德无法归还到期债务,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相关规定,于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第二家光伏龙头企业江西赛维破产

 

中国的光伏行业发端于2000年前后,在2004年因欧盟光伏市场井喷成为风口,行业龙头尚德更于2005年底登陆纽交所,其创始人施正荣则问鼎“中国首富”。

风起之初,彭小峰就被吸引了,那年他刚28岁,已经是个亿万富翁,光伏则让他的身家翻了百倍。

 

彭小峰是江西安福人,生于1975年,毕业于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毕业后进入一家外贸公司。彼时出国留学正热,他也想留学,但没有那么多钱,于是带着2万块钱到苏州创业,希望尽快挣出学费,结果留学没成,“学费”挣了上亿。

 

彭小峰做的是安全防护用品,比如工用手套、服装、眼镜等。速度与规模是做这种生意的要诀,彭小峰擅长于此。创业7年后,他就把公司做到员工近万人,出口额超10亿,在亚洲同业中规模******。

 

2003年,彭小峰去欧洲出差时发现人们在热议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尤其受到追捧,次年,欧盟更推出光伏发电补贴,直接刺激中国光伏产业崛起,行业先锋尚德、英利等实现爆发式增长。

 

但彭小峰发现当时的中国光伏产业存在明显缺陷:企业大都做光伏电池,不做上游的原料——多晶硅,原料基本依靠进口,且由于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老外们大笔捞钱。

 

彭小峰认定这是一个多年不遇的好机会。

 

机会虽好,但投资太大。彭小峰想做一个5亿的项目,他只有3亿,缺口太大。思来想去,他找到了地方政府。

 

2005年4月,彭小峰联系上江西新余市时任市长汪德和,后者正因该市钢铁产业饱和而苦恼不已。彭小峰力谏汪德和扶持自己做多晶硅,汪德和问他打算做多大,彭小峰回答“第一年做亚洲******,第二年到美国上市”。汪德和很欣赏彭小峰的气魄,当场拍板“我全力支持你”!

 

有了这句话,7月,彭小峰正式创立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公司,LDK是其英文名“Light DK Peng”的缩写,意思是“超越光速”。

 

彭小峰确实做到了同行们难以企及的速度,他一口气买下数千万美元多晶硅片生产设备,只一年就把产能做到了100兆瓦,又很快做成200兆瓦,占全国多晶硅市场产能的80%,同时问鼎亚洲之巅,完全是一副气吞山河的态势。

 

在庞大产能和漂亮营收的支持下,2007年6月,彭小峰带领赛维LDK登陆美国纽交所,创造了当时中国企业在美的******IPO纪录,上市当日市值就超过190亿元人民币,此后几个月一路飙涨,使持有72.13%股权的彭小峰身家一度接近400亿元,成为“中国最年轻的百亿富豪”。那一年,他才32岁。

 

功成名就的彭小峰并没有停下来享受一下,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去夜店,吃饭简简单单,最爱唏哩呼噜地吃面,他也很少参加论坛或节目,全部心思就是创造更快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他将赛维LDK的产能做到2000兆瓦、营收200亿元,体量位居************。

 

然而,这个鲜衣怒马、一路高歌的财富青年,却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当时,中国光伏产业主要依靠出口欧美市场,但2011年开始,欧美先后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国外市场急剧萎缩,企业苦不堪言,体量越大者麻烦越大。

 

2012年,由于产品滞销加上一项超过百亿元的重大投资错误,赛维LDK的负债总额攀升至270亿元,公司开始大裁员,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纷纷登门讨债,场面比如今的乐视还过激。

 

为平息局面,彭小峰被迫辞职,善后工作由当地政府接手。

 

当地政府维持了两年,也解决不了债务问题,只好运作赛维LDK破产重整。

第三家被摘牌的光伏龙头企业

 

继施正荣、彭晓峰之后,又一位“首富”级光伏大佬——苗连生遭遇了事业滑铁卢,他治下的英利集团正在面临“资产债务重组”的命运。

 

2016年1月21日,英利集团新闻发言人王志新证实,该公司正在银监会主持下,邀请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河北能源局、保定政府、国开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14家机构,共商资产债务重组事宜。

 

目前,英利集团的债务总额高达184亿元(人民币,如无特别说明,下同),资产总值则仅为110.89亿元,货币资金仅剩16.05亿元,其在美国上市股票持续低迷,难以融资自救。当下,除了接受由银监会主导的外部拯救外,英利集团已经无路可走。

 

英利集团是河北保定的一家民营企业集团,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创始人是苗连生。

 

苗连生出身军旅,13岁参军,28岁退伍,两次赴越南参战,复员后回乡创业,做过多种生意,包括化妆品、弱碱性电解水、环保分类垃圾桶、脱水蔬菜、KTV等。

 

做化妆品生意期间,他从对面书店了解到了太阳能光伏技术,并渐渐着迷上了。1998年,他成立了保定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利新能源”),开始进军光伏行业。

 

那时候,就连一线城市都没几个人知道“光伏”是什么,光伏教父施正荣也还没回国创业,苗连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启光伏事业的。

 

当时英利在化妆品生意上赚了不少钱,而且规模不算小,年营业额超过2亿元。这为公司前期运转提供了资金。1999年,英利新能源承接了国家第一个年产3兆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填补了我国不能商业化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空白。

 

有了这次突破,苗连生自信起来,开始想把新能源业务快速做大。

 

光伏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苗连生做化妆品赚到的钱是不够“烧”的,要想做大就必须去“傍大款”。

 

被苗连生看上的“大款”,是保定市******国有上市公司之一的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威保变”)。2002年,天威保变向英利新能源注资3650万元人民币,获得了49%的股份。

 

2004年,包括英利新能源在内的中国光伏企业迎来了一个春天。这一年8月份,德国政府更新了《可再生能源法》,对光伏发电大力补贴,使其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大幅上调并定下了时间表。2005年,该运动进一步扩散到丹麦、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国,欧盟对光伏电池产生井喷式需求。英利新能源作为光伏电池及组件供应商便顺势崛起,很快跻身国际光伏巨头行列。

 

2007年6月8日,英利新能源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春风得意的苗连生出席敲钟仪式时拒绝打领带,理由是“不习惯”。这一年,51岁的他,以137.6亿元人民币资产,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位列“河北首富”。

 

光伏业务井喷后,天威保变动了绝对控股英利新能源的心思。

 

在德国更新《可再生能源法》两个月后,苗连生决定投资4亿元启动二期工程,以建成包含铸锭、硅片、电池、组件在内的100兆瓦新产能。但英利当时没有这个财力,只能通过天威保变担保贷款。天威保变便趁机以156万元的低价,增持了英利新能源2%的股份,拥有了51%的绝对控股权。

 

伴随光伏业务高速成长,英利新能源的财务结构持续、快速改善,对天威保变的控制越来越难以忍受。2006年8月,英利在付出2500万元的代价后,夺回了一年半前失去的2%股份,此后还持续增持股份至74.01%。与此同时,苗连生还努力推动英利新能源赴美国上市,以获得廉价且自主的融资渠道。

 

英利新能源上市后,苗连生开始策划介入上游原料市场,2008年3月投建了六九硅业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9亿美元,项目总投资126亿元人民币。

 

英利新能源是光伏制造企业,以多晶硅为电池原料,本来不涉足原料环节。但多晶硅的价格在光伏行业井喷式增长后,像坐了火箭一样飞升起来:从每公斤22美元涨到33美元,再涨到50美元、100美元、300美元,到2008年前后黑市价格一度涨到500美元。

 

形势逼迫着苗连生必须采取行动控制原料价格的上涨,而他之前的合作伙伴、交恶后的竞争对手——天威保变,在多晶硅大省四川频频出手,连续收购、入股、投建了多家多晶硅企业,从而刺激了苗连生展开行动的步伐。

 

令苗连生万万没想到的是,在六九硅业成立仅几个月后,美国次贷危机就爆发了,进而演变为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大危机之下,多晶硅的价格断崖式暴跌,下跌幅度堪称恐怖。2008年,多晶硅的价格是每公斤300美元;到2011年上半年,跌至每公斤60~80美元;到2012年,更是跌至每公斤12美元,持续至今且有微跌。

 

屋漏偏逢连夜雨。为了治理大气污染,保定市政府在2012年10月18日强制关停了六九硅业的多晶硅生产线。

 

摊上这样的大事,苗连生的心拔凉拔凉的。不过他是一个军人,不会轻易认输,很快便展开了自救行动。

 

第一招是价格战。2009年3月,英利新能源在投标当时国内******的敦煌10兆瓦太阳能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中,报出了0.69元/千万时的吐血价格,当时行业的成本价是2元/千瓦时。此举旨在获得更大的市场占有率,英利新能源的目标是“全球出货量第一”,这一目标后来真的实现了。

 

第二招是赞助世界杯。英利在2010年和2014年分别赞助了南非世界杯和巴西世界杯,开创了行业先例。据报道,它仅在巴西世界杯上就花掉了7000万美元,折合约4.3亿元人民币。

 

媒体一般认为此举愚蠢,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到2013年年底,英利的负债率攀升至92.2%,高居行业榜首,其三年累计亏损也超过了82亿元。英利是一家上市公司,它要怎么向美国资本市场证明自己没问题呢?最直接、最快捷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去一个全世界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地方任性地花钱。

 

不过,虚张声势只能起一时之效,不能扭转英利所陷入的现实困局。2015年年初,英利还交出了“全球出货量第一”的宝座,随后又爆出“关停工厂”以及“财报问题”新闻,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醒过来的投资者,慌慌张张地跑到纽交所抛盘。

 

2015年5月19日,英利股价单日暴跌37%,盘中一度跌至接近50%,收报于0.94美元/股,5月29日略微回升至1.01美元/股。

 

股灾后,英利集团于5月25日,组织召开题为“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存”的全体员工大会。会上,苗连生将一切重大责任归咎于自己,承认犯了“战略性失误”,并恳请员工与他以决心突出重围,重回行业之巅。为了显示诚意,他当场宣布“已拿出个人的全部身家帮公司渡难关,与企业共进退”;高官们也纷纷表示愿意降薪甚至“零薪”。

 

此后几个月,英利新能源为应付到期的短期债务,频频出售电站资产,到2015年8月已经出手了54兆瓦电站项目。

 

尽管英利已经破釜沉舟,但市场并没有点赞的意思,其股价长期徘徊在1美元左右,有被迫退市的风险。为了避免退市,2015年12月28日,英利宣布采取“10并1”的并股方案。

 

然而这个方案还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最终还得请出如来佛祖——银监会来压阵,以约制各方,免得局面失控。

 

北京时间6月30日消息,由于市值严重缩水,曾经是************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的英利绿色能源被纽约证券交易所摘牌。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上 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是 人类第一层需求,也是最底层的需求。 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生存",即"活 着"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同理,对 一个企业来说,生存也是第一需求。但 是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进入快速成长 期的民营企业,往往忘记了这点,片面追 求规模,忽视了风险,导致企业最终无 法生存,只能破产或倒闭。

 

而光伏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的控股股东为了继续做龙头企业,会忽视风险满目扩张。无锡尚德这样,江西赛维这样,保定英利也是这样。目前的光伏行业里新的老大们,会重蹈尚德、赛维、英利的覆辙吗?

 

关键词:
上一条:公司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下一条:国网箱式变电站中标百强企业排名!2018上半年中标汇总!
 
市场部
点击这里给技术部发消息
技术部
点击这里给技术部发消息
营销部
点击这里给技术部发消息
中安阿里巴巴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